2011-05-12

【鉅亨網2011-05-12】巴菲特股東大會經典語錄賞析

巴菲特股東大會經典語錄賞析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中國證券報) 2011-05-12 09:25:07 網友評論 0條 我來說兩句 Blog談新聞 上則 下則

美國中部時間4月30日上午9點30分,股神巴菲特執掌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2011年股東大會在奧馬哈舉行。會上,巴菲特和他的黃金搭檔芒格就與會者普遍關心的問題,作了即興回答。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股東大會提問的現場股東隨機抽出,且對提問的內容不加限制。現摘錄巴菲特在股東大會上的經典語錄中與普通投資者關系密切的內容(次序有調整),與大家一起賞析。

從不買入陌生公司

語錄:當索科爾第一次建議投資路博潤時,巴菲特并不感興趣,但與該公司CEO會談后,巴菲特卻有了興趣。在回答“為什么要改變想法”的提問時,巴菲特說,我開始時覺得對路博潤的業務不太了解,而我在投資時希望了解公司所處行業的情況,而且芒格也不太了解。但后來與路博潤的CEO接觸并與索科爾交流之后,我認為該公司規模很大,客戶關系也很穩固,該公司在相關市場占統治地位,而且我認為這是可持續的。

點評:在未了解公司相關情況、沒有確切把握的情況下不盲目投資。只有在了解公司規模、客戶關系、市場占有率以及是否具有可持續性的情況下,才作出相應的投資抉擇。普通投資者在實際投資中往往都是在對公司情況不十分了解的情況下憑一時沖動決定買股,這是投資的大忌。

投資不能意氣用事

語錄:在回答關於對於索科爾問題為什么“不無情些”的提問時,巴菲特一方面回溯了他在宣布投資路博潤之后發現索科爾提前買入之事的過程,另一方面也承認,發現該丑聞后的第一份新聞通稿措辭不夠嚴厲,同時稱已向SEC提交了很多有關此事件的細節。芒格表示,不能在盛怒之下作決定,表現出來的“無情程度”應該與職責的要求相符,而不能超過。

點評:冷靜、理性、恰到好處地表達意見、處理事件,是巴菲特和他的黃金搭檔留給投資者最深刻的印象。其實,作為普通投資者,在平時的操作中同樣需要冷靜和理性,任何容易沖動、意氣用事的投資者最終都免不了吃虧受損。

三類投資只取其一

語錄:在回答關於為什么不投資黃金等大宗商品提問時巴菲特說,投資可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與貨幣有關的,任何與貨幣有關的投資都是一種賭博,即押注於政府的貨幣政策,我們不認為投資貨幣是合理的;第二類投資是不能用於生產,只是可以轉售的東西,典型的例子就是黃金。購買任何不能用於生產的資產,都只不過是賭博,期望會有人出更高的價錢從你這兒買走;第三類投資則是可以生產創造的東西,比如一座農場,你愿意為其付多少錢取決於你認為它能生產多少價值。這種投資風格才是我和芒格喜歡的。

點評:不少投資者選股信奉股性,認為會漲的就是好股票,卻從不過問公司的經營狀況甚至主業是什么。巴菲特則不同,既不選“與貨幣有關”的公司,又不買“不能用於生產”的股票,三類投資只選“可以生產創造東西”的公司。這種價值投資理念正是作為股神的巴菲特區別於其他投機者的重要之處,也是成就其投資大業并讓他笑到最後的奧秘所在。

學會珍惜好的公司

語錄:在回答為什么對好市多情有獨鐘時巴菲特說,芒格太喜歡好市多了,有一次有兩個恐怖分子劫持了我和芒格坐的飛機,聲稱在處決我們之前可以滿足我們的最後一個愿望,結果芒格說能不能讓我再講一次好市多的優點,而我說,先殺了我吧!

點評:巴菲特與普通投資者的一大區別在於:前者在決定投資一家公司前先要了解它進而喜歡它,后者考慮更多的則是如何從公司身上獲取更多回報。投資的動機不同,獲得的最終回報往往也大相徑庭,越是想少付出多索取,越適得其反,越是用平常心去善待一家好公司甚至像珍愛生命那樣珍惜它,越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投資收益。

從不進行追漲殺跌

語錄:在回答關於對伯克希爾當前股價的看法提問時巴菲特說,曾有一到兩次認為伯克希爾的股價低於其內在價值,想要進行回購,但在執行回購之前股價又回升了。同樣,我們不認為現在伯克希爾的股價太高。他還稱,有意收購一家非常龐大的跨國公司,因為對方規模過大,只有動用部分伯克希爾股票作價才能進行收購,但只有伯克希爾的股價漲到完全體現其價值時,才會如此操作。

點評:追漲殺跌是一些投資者屢戰屢虧的重要原因,從不追漲殺跌則是巴菲特持續盈利的一大關鍵。投資者如果也能像巴菲特那樣,做到股價回升后不買、只有漲到完全體現其價值時才賣出,也就是投資成功之時。

投資要有長遠眼光

語錄:在回答為什么對美國經濟的前景總是那么樂觀時巴菲特說,從我出生以來,美國人的平均生活水平提高了5倍,我認為每個人對這個國家都應該充滿熱情。巴菲特同時表示,美國的潛力還沒有用盡,只不過其他國家正在趕上來。在今后100年中,我們或許會有15年或20年的壞日子,但我們比現在進步的程度將是翻天覆地的。

點評:心急、耐不住寂寞、一心想賺快錢,是一些投資者不盈反虧的重要原因。巴菲特在對自己的國家充滿信心的同時,把整個投資周期放在100年這樣一個長度來考慮,而且作了15年或20年“壞的打算”。有了這種心態和預期,就能理性應對可能發生的各種突變,經受住市場動蕩所帶來的各種考驗。

不要盲目高看自己

語錄:在回答澳大利亞投資者關於伯克希爾股價升值能否抵消美元相對澳元的貶值提問時,巴菲特回答得很干脆:我無法提供任何保證,因為對於美國政府的美元政策和澳大利亞政府的澳元政策,我都無法決定。我只能說,我們將繼續努力,促使伯克希爾股價上漲。

點評:股市充滿變數,政策也很難捉摸,只要交易未結束、政策未出臺,誰都無法下定論,任何人對於大盤、個股和政策過於自信的預測和判斷都是缺乏根據的也是十分危險的。連股神都“無法提供任何保證”,只能繼續努力促使伯克希爾股價上漲,普通投資者就更不應盲目地“高看”自己了。

只要跑贏市場即可

語錄:在回答關於你將以何種標準來衡量自己有沒有做好工作提問時巴菲特說,我們希望繼續跑贏市場,而不是超過過去的平均水平。公司的市值會不斷波動,因此市值并不是衡量公司內在價值的好標準。

點評:在與一些投資者的交流中筆者發現,不少人喜歡給自己定收益目標,且不顧市場狀況。殊不知,這樣的目標由於缺乏科學依據,往往很難實現。巴菲特不求別的,只求跑贏市場的心態和做法,不僅使得他達到目標的概率大增,而且時常超越目標本身。這種操作中高標準、目標上低要求的做法非常值得普通投資者學習和借鑒。

敢於承認投資損失

語錄:在談及公司經營狀況時巴菲特說,除了與住宅類房地產有關的行業,其他各行業情況都正在改善。但對災難險行業來說,今年第一季度是史上第二差的,日本、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發生的災難可能使各再保險公司支出500億美元,其中伯克希爾占3%-5%,其保險業務九年內第一次虧損。伯克希爾在亞太地區股市的投資虧損了約17億美元。其中,僅日本市場的投資就損失了10億美元。

點評:在資本市場投資,對錯盈虧都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但不少投資者習慣於報喜不報憂,賺了沾沾自喜,虧了悶悶不樂。巴菲特在肯定投資收益的同時,客觀反映投資結果,敢於承認投資虧損,反映了作為股神尊重市場、面對現實的非凡氣度。

重視信譽勝於結果

語錄:當被再度問及關於索科爾問題時巴菲特說,索科爾的行為就像當年的索羅兄弟一樣,既是不可原諒的又是難以理解的。索科爾為了區區300萬美元而犧牲信譽,讓他無法理解。但他承認,他沒有及時發現索科爾買入路博潤股票的事實,是一個錯誤。

點評:在巴菲特看來,作為一家上市公司,沒有比信譽更重要的事了。巴菲特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的確,上市公司只有信譽至上,尊重股東的利益,才會對得起股東,進而受到股東的理解、尊重和支持,反過來又有利於提升公司的信譽和形象。這一點,正是巴菲特的高明之處。

千萬不要為錢費心

語錄:有投資者問:在伯克希爾的13F表格中列出了三種巴菲特本人持有的股票,這是怎么回事?伯克希爾CFO馬克·哈姆伯格說:這些股票是員工退休金計劃購買的,因為巴菲特是大股東,這些信息也需要披露。巴菲特說,我本人持有不少我告誡你們不要購買的證券——美國國債,但這只是因為我不想為這些錢費心。

點評:因為“不想為錢費心”而買入美國國債,這一舉動似乎與股神的身份有些不相稱,實際上,這一點正是股神整個投資風格的重要組成部分。股市的特點是機會與風險并存,只看到機會看不到風險的做法極不可取;總希望發揮每一分錢的作用,把全部資金推到風口浪尖同樣也是不理智的表現。巴菲特將部分財產用於購買美國國債這種低風險品種,采用的實際上就是組合投資的做法。通過組合搭配、分散投資,達到風控目的,這樣的投資才能真正做到“不費心”。

始終不忘健康長壽

語錄:在回答關於一百年之后你們最希望被人們記住的特質是什么時,巴菲特只回答了兩個字:長壽。芒格補充道:巴菲特希望人們在出席他的葬禮時會說,這是我見過的看起來年齡最大的尸體。

點評:投資的目的是什么?有人說是為了爭取更多的財富和金錢。股神巴菲特希望人們記住的既不是他在投資領域的非凡成就,也不是他與眾不同的投資理念,而是投資之外的健康、長壽和幸福。的確,在快樂中進行投資,在投資中享受快樂,應成為更多投資者的共同追求。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