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16

【重慶日報2011-03-16】巴菲特兒子自爆曾是房奴 股神的生活如同普通人

巴菲特兒子自爆曾是房奴 股神的生活如同普通人2011年03月16日 10:48 來源:重慶日報

這名音樂人日前來中國推銷自傳《做你自己》,講述自己的成長經歷

按時下中國最流行的說法,彼得·巴菲特先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富二代”,因為他是美國“股神”沃倫·巴菲特的兒子。不過,日前彼得·巴菲特來中國,帶來的不是父親的致富經,而是一本關於他的自傳———《做你自己》。

因為有個巨富老爸,人們自然認為彼得的人生起點很高,沒有謀生壓力。對此,彼得給予否認,“小時候我走著上學,沒有車接車送。離開大學後,我便開始獨立生活,不僅要負擔音樂工作室的開銷,還有房貸的壓力。”

在日前的新書發佈會上,擔任主持人的楊瀾首先拋出了最被中國讀者關注的問題:“你為什麼沒有繼承父親的事業?”彼得回答說:“我和父親都在做自己所熱愛的事業,因此可以說我繼承了父親的信仰:享受每天所做的,便是真正的成功。”

父親從沒給過大額支票

記者:媒體往往會說“股神之子”彼得·巴菲特,而不是音樂人彼得·巴菲特,籠罩在父親的光環下,您是否有過厭倦和困擾?

彼得:當然不會。我的父親因為他的成功而享譽世界。可他也是我人生故事的一部分,而且我撰寫這本書的很大緣由來自:大家都好奇“股神之子”是如何成長的、他的生活與常人有何不同。

記者:您說希望這本書能跟世界上的讀者產生共鳴,但世界上很少有父親能給兒子10億美金,怎麼產生共鳴呢?

彼得:其實我的父親沒有給我寫過一張很大額的支票。我有一個哥哥和姐姐,我們三個人都需要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生活和事業,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跟在座的大家都一樣。

股神的生活如同普通人

記者:您眼中的父親是什麼樣子?

彼得:我小的時候父親並不那麼知名,我二十歲左右時父親的財富積累才被世界津津樂道,但父親從來沒有因此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至今我的父親還生活在我長大的房子裏,沒有任何的圍墻,他80歲了,仍然每天自己開車,如果你有一天晚上正巧進入我的家庭,可能跟我8歲時見到的場景是一樣的,父親吃著三明治、炸土豆片,穿著睡衣坐在同一把椅子裏,並沒有什麼特別。

記者:即使不以金錢的方式,可富爸爸一定會給你的事業帶來無形的助力,對嗎?

彼得:我在做自己事業的過程當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難來自於自己的環境,因為別人都對你有所期待。我作為一位職業音樂人最大的夢想是讓我的音樂劇《靈魂》能夠演出,當時遇到一個很大的問題是籌款才能讓這個夢想實現。我去問不同的投資人,問政府機構、文化保護的機構,說你應該來贊助我音樂劇巡迴演出的時候,很多人會問你為什麼會需要錢呢?你找你爸爸要不就行了嗎?我沒有辦法跟每個人解釋,其實我的父親不會給這個錢。

但我恰恰認為這是我感受到的父親對我的尊重與愛,那就是父親給了我這樣的機會,讓我自己去獲得成功,自己去籌到這些款項,讓這個音樂劇演出成為非常成功的案例。

價值觀才是最穩定的貨幣

記者:您在書中提到“金錢是副產品,真正重要的是工作的實質”,如果有兩份工作,一份乏味但薪水很高,另一份有意義但待遇很低,您會如何抉擇?

彼得:毫無疑問,我會選擇薪水低但能給予我更大滿足感的工作。金錢並不能買來幸福,而人的價值觀才是最穩定的貨幣。誰希望犧牲自己的快樂,去過毫無意義的生活呢?

記者:中國的青年人也希望能夠追逐自己的夢想,但他們還在為買房買車等生活問題焦慮,您有什麼建議嗎?

彼得:我認為總有一種方式可以兩者兼顧。你可以在解決溫飽的同時,還走在追求夢想的路上。就我個人而言,我熱愛創作音樂,而為了謀生,我要為電臺的商業廣告譜曲。當然我並不認為這是我人生最大的目標,但它卻成全了我既能創作又能謀生的需要。此外,我對生活的需求很低。

女兒做售貨員也很快樂

記者:巴菲特先生在兩年前決定將自己400億美金財富中的370億美金捐給比爾·蓋茨和馬琳達基金會,給每個孩子各10億美金,但這筆錢是放在基金會裏。作為兒子您有沒有失落感?

彼得:比爾·蓋茨基金能把這個慈善的事情做得更好。對我們來說,要把這10億美金慈善事業做好已經是很大的責任。其實有時候掙錢不容易,把錢用好也是不容易的。

記者:談談您對子女的教育方式?

彼得:我的雙胞胎女兒已經三十多歲了,我很快要做外公了。兩個女兒在舊金山的零售店裏做售貨員,她們自食其力,也過得非常快樂。我認為,教育自己的孩子,讓他們能做自己,讓他們有創造性地開創自己的生活,而不是把我們的意志強加給他們。 據揚子晚報、北京晚報

“股神”巴菲特之子,其勵志自傳體新書《做你自己》日前在北京首發。他是一位音樂人,曾贏得美國電視界最高榮譽“艾美獎”,奧斯卡最佳影片《與狼共舞》的“火舞”配樂就是他的手筆。



(責任編輯:劉陽禾)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