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之子中國行談老巴
2011年03月26日 16:14:57 來源: 揚子晚報 【字號 大小】【收藏】【打印】【關閉】
巴菲特之子(中)彼得
前天,北大光華管理學院1號樓,通往202教室的路上,股神巴菲特之子彼得‧巴菲特(微博)和他的書《做你自己》被印在易拉寶上,擺滿了一路。活動7點開始。5點半不到,幾乎所有座位都已經被書本佔滿。彼得來教室看了一眼,放棄了試一下大提琴演奏效果的念頭,這個環節最終因為學生們無數的提問而取消。壹財經編輯選輯了彼得‧巴菲特中國之行的各種關于財富的問答,以饗讀者。
問:跟你父親吃一次飯需要多少錢?聽說,這樣的一個飯局要競拍?如何看待這件事?
彼得‧巴菲特:確實有很多人競拍父親的飯局,聽說是個“天價”,具體多少我不太清楚。對我來說這很意外,因為我跟父親吃飯是免費的,這是一個挺奇妙的現象。
問:一個身在貧困家庭的孩子,需要幫助父母承擔家計,這樣的人,他的“做你自己”的人生該如何起步?
彼得‧巴菲特:我想無論是富裕家庭還是貧困的家庭,父母能夠給予孩子的愛和關注是一樣的。我父親給我最重要的東西不是物質和金錢,事實上,他在我熱愛的音樂事業上沒有開過一次支票,但是他會對我說,你先去籌集資金吧,最後的10%我會給你支票。父親不會用金錢代替我們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中得到的樂趣和成就感,我想這是最重要的。我想一個人真正的優越感和自尊成長于父母的關愛和支持,而非物質,我很小的時候就能從父母那裏感受到——你是最獨特的,你很重要——這樣一些愛的信息。父親給我最可貴的東西是他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問:什麼樣的人生觀?
彼得‧巴菲特:自由、平等、言行一致、專注和幽默。父親一直對我們三兄妹說,要發現自己的興趣所在,最好你的興趣能夠養活自己。我的父親肯定是個英雄式的人物,因為他所做的一切不是由金錢驅動,而是他感興趣的事給他帶來了財富。
問:你在書中提到“巨大的天職的召喚”。一個人該如何分辨什麼是“巨大的天職的召喚”,而什麼是一個“執念”?
彼得‧巴菲特:的確很難描述。我想最重要的是專注地做,用心去感覺,而不是用腦子去分析。我找到音樂這條路,也經歷了很長時間,雖然我母親常常說,我在很小的時候說話之前總是已經先唱起歌來了。但直到19歲那年,我在同學那裏聽到一張唱片,才意識到音樂如此迷人,能夠表達深層的情感。
問:有沒有為父親的聲名困擾過,有沒有過要超越父親的負擔?
彼得‧巴菲特:父親的名字被廣泛地談起,是近幾年的事,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們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時代,生活很普通,這也許是一種幸運。直到現在依然如此,聲名幾乎沒有對父親的日常生活帶來什麼改變,他還是住在幾十年前奧馬哈市的老房子裏,開著他開了20年的車子。如果晚上去我們家,你會看到我父親還是穿著睡袍、坐在固定的沙發上、吃著三明治讀報。 (綜合第一財經、中國企業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