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 03月 12日 17:01
巴菲特是否過於悲觀了﹖
正文 評論 更多特寫的文章 » 投稿 打印 轉發 MSN推薦 博客引用 英文字 體魯比尼(Nouriel Roubini)是出了名的“末日博士”(Dr. Doom)﹐但巴菲特(Warren Buffett)似乎要和這位陰郁的經濟學家比賽誰更“陰郁”。
Getty Images奧巴馬總統最中意的交易撮合人巴菲特在衰退問題上提出了更為悲觀的看法。你或許還記得﹐2008年4月貝爾斯登(Bear Stearns)倒閉之後﹐巴菲特曾預言衰退比人們擔心的還要嚴重。本週﹐他更進一步﹐稱衰退是“經濟上的珍珠港”﹐並表示衰退還會再持續5年﹐也就是比二戰還要長。(當然﹐巴菲特或許是參照了一句老話﹕當你的鄰居丟掉工作的時候﹐那叫衰退﹔當你自己飯碗不保的時候﹐那叫蕭條。這位“奧馬哈先知”去年損失了50多億美元﹐是他入行44年來表現最差的一年。)
我們尚未看到有棚戶區冒出來﹐也沒有看到人們推著一手推車的鈔票去買麵包﹐我們還沒感覺到要省吃儉用﹐所以本專欄集思廣益﹐想出了說明巴菲特這次可能過於悲觀的4個理由。
疼痛已經是深入骨髓了﹕市場總是在尋找所謂的“有條件的投降”。儘管道指跌到5,000點未嘗沒有可能﹐Seabreeze Capital Management創始人卡斯(Doug Kass)卻認為﹐市場在3月2日就已經觸底了。他寫道﹐我的看法是﹐全球股市中的嚴重問題已經遠不止是明顯減輕。而且﹐儘管很多人對美國新政府在應對銀行業問題資產方面推出的“零打碎敲”的戰略越來越不耐煩﹐在薩默斯(Lawrence Summers)的領導下﹐將很快推出更全面的計劃﹐而且會見效。
政府知道問題所在﹕在大蕭條和90年代的日本﹐經濟遭了殃﹐原因是領導人們嘗試不同的策略來解決問題﹐卻幾乎沒有拿出任何資金來“治本”。
不過﹐週三晚間財政部長蓋特納(Timothy Geithner)現身羅斯(Charlie Rose)主持的電視訪談節目﹐從他的話判斷﹐政府知道問題的深度和成因。蓋特納說﹐通常的情況是﹐人們對問題的嚴重性輕描淡寫﹐而且遲遲不採取行動。行動起來後﹐做的又太少。這令危機加劇﹐造成更多的危害﹐長此以往將加重財政問題、使赤字擴大﹐造成不必要的破壞﹐最終是得不償失。所以﹐總統這樣做背後的基本策略是﹐以可以理解的盡可能多的力量、儘快行動。更重要的是﹐災難蔓延的腳步似乎在放緩﹐意味著解決辦法不必緊趕著出台。
金融業里最大的“妖怪”開始不得勢了﹕按市價核算的會計準則在華爾街失去了最後一個盟友戴蒙(James Dimon)。很多華爾街人士把他們的不幸歸咎於按市價核算的會計準則﹐是這些準則要求銀行每個季度在問題資產上蒙受新的損失﹐以莎翁筆下麥克白的話說﹐這類資產之線會延伸到世界末日。支持按市價核算的會計準則的人不理睬這類指控﹐他們認為這種看法就如同“是照鏡子導致臉上長痘痘”的想法一樣荒唐。
戴蒙週三在演講中說﹐會計準則已經到了“荒唐的地步”。他的那些運營銀行的同胞們會讚成他的說法﹕華爾街一直說﹐如果沒有市場﹐按市價核算問題資產是毫無意義的。去年10月﹐國會放寬了會計準則﹐給了銀行一定的自由來確定它們資產的價值﹐不過哪家銀行都不想處在灰色地帶中。去年秋季﹐廢除按市價核算的會計準則的呼聲開始響起。戴蒙的觀點有一定的份量﹐畢竟在他這位首席執行長(CEO)的領導下﹐摩根大通的損失比別家都要少。
債市更加健康﹕卡斯說﹐看看各大債券指數﹐每個都顯示出信貸市場比5個月前要好﹐而當時標準普爾500指數比現在高出30%。泰德息差(TED)從去年10月的4.63個百分點降至1.10個百分點。這是債市的一個關鍵指標﹐是3個月期倫敦銀行同業拆息(Libor)與3個月期美國國債之間的息差。High-Yield Spread則從去年10月的19.08個百分點降至16.25個百分點。這個指標比較的是10年期垃圾債券與10年期美國國債之間的息差。據Dealogic的數據﹐1月份公司債券市場發行規模創下紀錄﹐2月份也接近紀錄﹐是1995年以來美國企業投資級公司債券發行最活躍的兩個月﹐總計籌資約3,000億美元。
戴蒙也認為復甦正在到來。他為何這樣樂觀呢﹖債市是一個原因。
戴蒙說﹐現在有些復甦和痊癒的跡象。這說得通﹕如果崩潰是由於無法獲得信貸額度造成的﹐那麼﹐如今至少市場能提供一些額度了﹐這個事實應該是令人鼓舞的跡象。
Heidi Moor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