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10

【聯合報2009-03-09】透視投資大師》投資 悲觀=朋友 樂觀=敵人

透視投資大師》投資 悲觀=朋友 樂觀=敵人
2009/03/09
【聯合報╱文╱黃鐘慶】
股神巴菲特每年親自寫的致股東信,向來為價值型投資人視為聖經。《2008年巴菲特致股東信》近日揭露,原文有23頁,中譯全文超過2萬字,時逢二次大戰以來最壞情況,連股神巴菲特的波克夏控股公司也受到衝擊,巴菲特提供股東怎樣的指引?本文特別整理股東信的重要摘要,讓讀者先睹為快!




論事業…淨值減115億美元

波克夏去年的表現,到底如何?2008年,波克夏的淨值減少115億美元,換算A股及B股的每股淨值均減少了9.6%,但累計44年來(自現有經營階層接手後),波克夏每股淨值由當初的19元成長到目前的70,530美元,年複合成長率為20.3%。


看表現…保險公共事業績優

巴菲特承認,波克夏旗下的事業群去年受到很大的經濟衝擊,獲利低於往年的水準。其中,零售業和住宅建築相關的公司受傷慘重,不過,製造、服務及零售事業群仍賺取可觀的盈餘。特別是波克夏的兩個核心事業體──保險和公用事業集團,去年仍舊交出優異的成績單。


說投資…用低價買優質商品

波克夏在金融風暴後,加碼持有不少好公司,巴菲特還會有後續動作嗎?

巴菲特在股東信中說:「如果有足夠的資金可以加碼,我們反而更希望價格下跌。」因為「價格是你所付出的;價值是你所得到的。」我們希望能用越低的成本買到優質的商品。他還是一如以前的論點說:「市場的混亂,提供我們一個搭順風車的買進好機會。當你在投資時,悲觀是你的朋友,而樂觀則是你的敵人。」


再喊話…要做事業最佳買主

波克夏堅持以「買下企業」的合夥原則長期來經營事業,而非抱著「今天買進,明天就想賣出」的商品交易思維,在今年股東信中,巴菲特再度跟他的股東信心喊話。

他說,為了成為事業的最佳買主,尤其是由家族建立和持有的事業,我們須付出一些代價,包含信守立下的承諾、不得以融資收購方式取得事業、給予管理者高度的自主權、與購入的企業同甘共苦,不隨意變賣股權。

雖然有許多買方加入競爭,但是,巴菲特認為,別的企業將收購標的視為商品,買入後隨即盤算何時是出場時點。因此,相較於這些看重自己企業利益的交易者,他相信波克夏具有「事業最佳買主」的明顯的優勢。


說海嘯…1998年前車之鑑

巴菲特在最新的股東信中,花許多篇幅將引發次級房貸問題的起因,以組合屋市場為對照,做了精闢的評論。在股東信中提到有關房貸風暴的摘要如下:

1998年市場出現的組合屋交易,一開始就是個惡劣的銷售行徑,他用一句話形容:「不該借到資金的人,透過不該貸出資金的機構得到貸款。」

這不正常的成交量,一開始是忽略合理頭期款的重要性,結果一無所有的借款者,訂下根本負擔不起的分期貸款;接著,這些本質有問題的貸款,經過「華爾街的手」矯飾包裝,賣給對此毫不了解、但也不去懷疑的市場大眾。愚蠢的連鎖效應導致糟糕的結果!

1997至2000年的失序狀態,本應成為有效警鐘,但市場大眾、政府與評等機構,並沒從前車之鑑學到教訓。相反的,2004至2007的房屋市場又再次重蹈覆轍:財務機構欣然借款給無法負擔還款的人,而貸款者也愉悅的伸手,一起踏入這個假設房價會一直上漲的虛幻契約中,而如此作為的後果,現在正在全面反噬我們的經濟。

巴菲特提到,若是自律型的貸款人就不會犯下大錯。因為理性的貸款人是以自己能不能付完貸款來借錢,房價漲跌完全不在考慮範圍。


談法拍…繳不起房貸才發生

有關市場充斥的房市危機的言論,巴菲特認為,忽略了一個重點:大多數房貸戶不會走向法拍一途,因為在房價持續下跌的狀況,房屋淨值通常較貸款價值更低,因此,唯有在貸款人付不出貸款時,法拍才會發生。那些已支付頭期款的屋主,通常不會只因自己的住屋跌價就拋棄家園,只會因無法付出貸款才不得不如此做。


須省思…房屋非僅獲利工具

購屋的主要動機應是享有與實用性,而非當成單純產生獲利或再籌資方便的工具,此外,購買的決策也必須量力而為。

目前房市的崩潰為購屋者、財務機構、仲介與政府上了寶貴的一課:購屋必須建立合理的頭期付款基礎 (最少10%),讓經濟基礎真正符合購屋條件者,訂定量力而為的付款額。

讓人人居有其所是一個美好的目標,但卻不是國家的首要任務,讓所有國民有能力保有其居所,才是更遠大的抱負。

【2009/03/09 聯合報】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由各投資機構或媒體提供,純屬研究性質,僅作參考,使用者應明瞭其參考性,審慎考量本身之投資風險,使用者若依本資料投資發生損失須自行負責,聯合理財網對資料內容錯誤、更新延誤不負任何責任。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