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10

【新浪網2009-03-09】中國巴菲特:歷史機遇就在眼前

中國巴菲特:歷史機遇就在眼前
2009-03-09 16:15:19
轉寄給朋友
列印




  每經記者 毛晉楠

  有“中國巴菲特”之稱的但斌,在近期再度發出驚世言論──在經歷了一場可能我們這一生僅此一遇的全球金融危機之後,我相信歷史性的機遇正慢慢向我們走來。

  上周五晚21:30,但斌更新了他的博客,他的這篇最新博文的標題是:在歷史機遇面前。

  但斌這篇博文的開頭這樣寫道,“2008年、2009年有許多難眠的夜晚……在經歷了一場可能我們這一生僅此一遇的,席卷全球的罕見金融危機之後,我相信歷史性的機遇正慢慢向我們走來。”

  美股將迎來歷史大底

  中國私募界對于美股的走勢,一向都非常重視,不少私募基金甚至將其作為研判A股走勢的最重要因素。從這篇博文來看,但斌對于美股的走勢也相當看重,在文章的第一段,以價值投資者自稱的但斌,竟然對美股的走勢進行了一次技術分析。

  但斌認為,美國歷史上前兩個大熊市分別是1835年~1842年;1929年~1932年。前兩次熊市之底1842年~1932年正好相距90年。他的邏輯是,假設前兩次熊市之間90年的間隔能對1932年之後的市場有指示作用,那麼2022年將可能又是一個重要熊市底部,持續上漲75年的美國股市將進入調整期,由于1929年~1932年熊市運行的是簡單形態,根據交替法則,21世紀初的調整一定是複雜的平台整理,時間長但幅度不會太深,如果假設成立,道瓊斯指數很可能即將見重要的歷史之底。

  歷史天平向中國傾斜

  根據上述邏輯,但斌得出的結論是:風水輪流轉,歷史的天平可能正在向中國傾斜。

  但斌羅列出以下一組數據:1900年美國証券總值約600億美元,是GDP的3.2倍;1945年突破一萬億美元,是GDP的4.3倍;1985年24萬億,是GDP的5.5倍;2006年是129萬億,達到GDP的10倍以上。雖然截至目前,美國在金融危機中損失了超10萬億美元,但美國經濟依然相對穩定,主要得益于其龐大的資本基礎。

  但斌認為,“中國的機遇也許就是學習建立一個新的,比西方更好的資本市場,如果做到更好,資本會以更快的速度流向中國,我們也會發展得更快。從另一個角度,我們也正面臨著過去不曾想像的人民幣從弱貨幣變成強貨幣,最終變成主權貨幣和世界貨幣的歷史性變革的機會,對中國和世界來說,這都是新的跨越式的選擇。開放、進取的中國一定有歷史機遇!”。

  盡管但斌在博文中充分表達了對未來行情的看好,但他還是在博文的結尾處特別聲明:本文僅是個人對中國証券市場演變方向可能性的思考,不作為決策的依據。

  私募人士看好地產

  昨日,記者多方聯系但斌,但是均未能成功。不過,但斌在深圳私募圈內的好友、深圳市榕樹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友翟敬勇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也表示了與但斌類似的觀點。他認為,近期市場的回暖,一方面因為錢多了,資金推動市場上漲;二是中國政府刺激經濟的政策正在收到效果。

  翟敬勇稱,今年的機會主要是自下而上的,他看好銀行、地產、消費等行業的機會。其中,翟敬勇對地產特別看好,而近期房地產市場的回暖,也得到了翟敬勇的認同,“中國剛性需求之下,消費還是很旺盛,房地產行業占到GDP比重的10%,相關56個行業加起來,占到GDP的40%,如果房地產起不來,何談保八?”

  對于地產行業未能入選十大行業振興規劃,翟敬勇表示了自己獨到的觀點。“振興其實是個反義詞,產能過剩、行業虧損的情況下,才會振興,像鋼鐵企業,都虧得一塌糊塗,肯定需要振興,而現在的房地產市場遠遠談不上振興。”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