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能否拯救華爾街?
財匯資訊提供,摘自:中國證券報
2008 / 10 / 11 星期六 11:15
全球信貸危機愈演愈烈,10月8日,全球六大央行(美、歐元區、英、加、瑞典以及瑞士)一致決定將短期利率下調50個基點。政策制定者希望通過世界各國政府都採取「非協調性的」舉措,以共同行動使此舉獲得最大效應,但從股市的反應看,投資者的恐慌情緒是否並未完全消除,全球股市繼續劇烈波動。
許多人將目光集中在另一位金融耆宿身上,希望他的「挺身而出」能為市場提振信心。美國「股神」巴菲特日前向高盛集團和通用電氣分別注資50億和30億美元,但這位七旬老者真的是華爾街的救星嗎?
「股神」大手筆
美國股市今年以來蒸發的市值已超過20%以上,更重要的是投資者的信心早已崩潰。因此,有分析人士認為,巴菲特大手筆介入高盛和通用電氣,表明當前可能不失為某種投資良機。
過去兩周裡,那些身陷財務困境或自認為將身陷金融危機的人和機構,甚至包括總統候選人都不停地與巴菲特聯繫,希望得到他的建議或者資金支持。在日前進行的美國總統候選人第二輪電視辯論中,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參議員麥凱恩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參議員奧巴馬兩人在被問及可能選擇誰出任其財政部長時,麥凱恩提到了他的頭號支持者之一、eBay公司前首席執行官惠特曼,還提到了巴菲特。奧巴馬也說他喜歡巴菲特,不排除他邀請其出任財長的可能。不過,巴菲特之前已公開宣稱自己是奧巴馬的支持者。
弗吉尼亞大學達頓商業管理學院院長羅伯特·布魯諾指出,巴菲特在當前金融風暴中的角色與100年前美國金融家皮蓬特·摩根先生(J.P. Morgan)很相似。他說:「在1907年的經濟風暴中,摩根先生與約翰·洛克菲勒等銀行家、投資者一道,引導大批資金投入到相關銀行,從而緩解了經濟恐慌。在那樣的危急時刻,這些金融大腕們可以營造出有利於市場復甦的適宜氛圍。」
除了直接「金援」高盛集團和通用電氣公司之外,巴菲特還是其他幾宗大交易的幕後支持者。例如,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是富國銀行的第一大股東;日前,富國銀行以150億美元收購了美國第五大銀行——瓦維喬亞銀行。
試金石價值機遇基金(Touchstone Value Opportunities Fund)的投資組合經理馬特·考弗勒說:「如果世界最成功的投資者介入,並大規模購買通用電氣和高盛這樣的大公司,這不僅表明了他對這些公司的信心,也反映其對金融體現本身的信心。」
事實上,巴菲特提供資金進行的併購遠不止這兩宗交易。今年4月29日,瑪爾斯公司以230億美元左右的價格收購口香糖箭牌糖類有限公司,此舉將美國兩大標誌性糖果企業合二為一。在這一交易中,瑪爾斯公司出資約110億美元,高盛集團提供57億美元貸款安排,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公司提供了44億美元的後償貸款。
陶氏化學公司7月10日宣佈斥資153億美元收購了羅門哈斯公司,在這一交易中,巴菲特向陶氏化學公司提供了約30億美元的融資。作為該交易的一部分,伯克希爾公司購買陶氏化學價值30億美元的可轉換優先股股票。
伯克希爾公司目前大約持有現金200億美元,與龐大的美國資本市場相比,這點錢實在是滄海一粟,因此,巴菲特不可能僅憑一己之力扭轉市場趨勢,他將會做一些選擇性投資。
「股神」的錢不好拿
對高盛50億美元的投資,巴菲特收到了不可轉換的永久性優先股,股息率為10%。這筆股息大約相當於每日130萬美元。他還獲得了以每股115美元的價格收購高盛股票的認股權證。此外,巴菲特在入股高盛時曾設定前提,高盛公司4名最高級別管理人員今後幾年內不得拋售超過所持公司股票的10%。
與巴菲特此前購買的高盛一樣,通用電氣也向巴菲特做出了很大的讓步。它的永久性優先股將支付10%的高額股息,而且可以在三年後溢價10%買回。此外,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還得到保證,可以在今後5年內以每股22.25美元的價格再收購通用電氣30億美元的普通股。
當然,巴菲特的投資並非沒有風險。10月份前十個交易日裡,高盛和通用電氣的股價都隨著美國股市大跌而損失慘重,巴菲特入股之初所獲得的賬面盈利也被吞沒了。
不過,還擁有200多億美元現金的他似乎並不著急,巴菲特說,如果有可能的話,他對AIG的某些業務依然有興趣。他說:「我還剩一點錢。」
分析人士指出,即便美國股市目前很疲軟,但我們仍可以期待伯克希爾公司能出不少好消息。對於金融危機期間的大規模投資,巴菲特10月1日接受採訪時表示:「現在的股價都顯得十分合理。當其他人都感到害怕的時候,投資機會就已經到來。」
有一點很明顯,普通投資者不可能獲得巴菲特那樣優惠的買入條款,他們不可能要求通用電氣公司每年固定支付10%的分紅。
巴菲特不是「摩根先生」
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的金融史學家理查德·希拉說:「巴菲特的做法與一百年前的摩根先生很相似,我們權且將其稱為『逐利的愛國主義』(profitable patriotism)。」
巴菲特在其40多年的投資生涯中一直盡力避開華爾街而蝸居小城奧馬哈市,如今他發現「自己正處在事件的暴風眼中」。巴菲特不僅是各種新聞報道的頭條,更承擔了大家的期望和信任。
1907年美國金融危機的起源是一些信託公司操縱油井和不動產資產(這些一度被看成最安全的投資),利用法律漏洞而操縱股市,結果信託公司崩盤而引發了金融動盪。摩根先生的干預行動類似美國的中央銀行,當時的美國財政部授權他使用2500萬美元(這相當於今天的5.5億美元)。摩根先生利用個人威望召集了紐約的金融家,他們達成了一個救助計劃,幾周後,救助計劃順利實施,金融危機也因此緩解了。
商業史學家約翰·斯蒂爾·戈登說:「在摩根先生的時代,世界相對要小得多,而他彼時的影響力卻是非常之大。」與巴菲特相比,摩根先生更直接介入金融市場,儘管他在1907年並不是美國最富有的人。
分析人士指出,巴菲特絕不是個簡單的慈善家,他恰好把握住了低價買入的機會。 巴菲特10月1日說:「市場當前提供給我的機會是半年或者一年前根本不可能出現的,因此我將資金投了進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