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理人月刊/巴菲特領導法則 老闆全權放手(2010/03/08 09:59)
整理‧撰文/陳芳毓
巴菲特如何有效領導波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旗下77位執行長?答案是授權。
「在結識我們之前,他們就已經是企業管理上的耀眼明星,而我們最主要的貢獻,就是不要去妨礙他們,」巴菲特說。
《巴菲特的管理祕訣》(暫譯,Warren Buffett's Management Secrets)指出,巴菲特不做「微觀管理」﹙micro management﹚,因為那就像「同時在空中丟很多球,掉了一個就全部亂掉了」。所以,他讓執行長們只要關心企業的長期獲利即可。
只要績效好,可以20年不進總部
只要能帶領公司維持合理的利潤,巴菲特並不在意細節。《如何讓巴菲特看上你》(暫譯,The Warren Buffett CEO)刊出一封巴菲特給旗下執行長的信件,他只要求3個重點:
1.若有壞消息,提早讓總部知道;
2.每年回報接班人選,並分析他們的優缺點;
3.有大筆資金支出時,先與總部商量。
不同於其他企業執行長的是,波克夏的執行長們並不需要經常參加總部的會議、與華爾街分析師對談,也不用面對媒體記者,他們能動用的資金沒有上限,也可以自由選擇向總部報告的頻率。有位執行長甚至20年都沒去過波克夏總部。
巴菲特的放手(hands off),是為了讓執行長能夠自由且專注於維持企業的長期績效,其他瑣事交給他和副董事長查理‧孟格(Charlie Munger)就好。巴菲特購併Forest River時,曾告訴執行長彼得‧力格(Peter Liegl)說:「你可能一年都聽不到我的消息一次。」另一家公司執行長在請求巴菲特同意購買主管專機時,巴菲特則說,「這由你決定,因為這是你的公司。」
自己的公司,自負全責
巴菲特如此授權的另一個目的,則是要讓這些經理人在決策時,能夠保有自信和自尊,不用時時擔心總部掣肘,也唯有如此,他們才能真正繼續把公司當成自己的來經營。道理很簡單,當你擁有一位全壘打王時,你並不需要教他怎麼揮棒。
波克夏特殊的組織結構,為(被收購對象的)企業主保留了自由揮灑的空間:一旦他們的創作品(企業)賣給波克夏後,就不用擔心會再被「拍賣」出去。因此,即使有其他企業願意出更高價購併,企業主通常會選擇追隨巴菲特,因為只有他能提供無可取代的信任、甚至放任。
《如何讓巴菲特看上你》指出,波克夏旗下執行長都覺得,自己的公司在被購併後,一切如故,也沒有多一個在背後監視的「大老闆」。
波克夏的組織非常扁平,也沒有總部空降的副總裁,這種自由的模式,反而吸引了最好的企業投靠。
※ 本文為《經理人月刊》授權本報刊載,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第64期《經理人月刊》3月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