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巴菲特投資 紅杉基金績效強
自由時報╱自由時報 2012-01-02 06:00 討論 (+) 調整字級: 編譯盧永山/特譯
紅杉基金公司(Sequoia Fund)1970年成立之際,曾獲得巴菲特推薦,過去40年來,這檔基金的績效打敗同業,部分的原因就是重押巴菲特的柏克夏海瑟威公司。
在巴菲特警告,柏克夏的獲利成長不會像以前那樣快後,規模達47億美元的紅杉基金經理人,前年對柏克夏的持股幾乎減半,並將資金轉投資加拿大製藥商Valeant Pharmaceuticals International等中小企業。紅杉基金去年的績效又打敗同業,截至2011年12月27日為止上漲14%,優於99%的價值型股票基金。
紐約R.W. Roge & Co.組合經理人羅吉(Steven Roge)表示:「紅杉基金投資策略與巴菲特相當,若巴菲特操盤一檔共同基金,其投資組合會與紅杉基金類似。」
投資具競爭優勢公司
紅杉基金的經理人與巴菲特一樣,都尋找具競爭優勢的高品質公司,因此可以長期持有。巴菲特高達680億美元的股票投資組合多半是大型企業,紅杉基金的規模夠小,因此有足夠的彈性投資中型企業。
根據晨星公司的資料,紅杉基金過去10年和15年的績效打敗97%的同業。從1970至2010年,紅杉基金平均年報酬率達14%,優於史坦普500指數的11%,該基金表現最好的一年為1972年,當年大漲72%,2008年下跌27%,為表現最差的一年。
柯尼夫(Richard Cunniff)和魯恩(William Ruane)是在1970年創辦紅杉基金,而魯恩和巴菲特1951年在哥倫比亞大學共同研究傳奇投資人葛拉罕(Benjamin Graham)時結為朋友。當巴菲特1969年結束投資合夥關係,專心經營柏克夏時,他還推薦客戶跟著魯恩投資。
巴菲特透過電子郵件回答彭博的問題指出:「魯恩成立紅杉基金是為了照顧小投資人,我的前合夥人中有不少跟著他,目前還活在人世的仍持有紅杉基金的股票。」
魯恩在1982年停止新投資人投資,因不願紅杉基金規模過大,影響其投資績效,並採取集中持股策略,2003年前6大持股就佔該基金資產的75%。
2005年魯恩過世,紅杉基金聘請波普(David Poppe)和高德法博(Robert Goldfarb)擔任基金經理人,並在2008年重新開放新投資人投資。波普和高德法博被晨星選為2010年美國最佳基金經理人,也入圍2011年最佳基金經理人最後名單。
自魯恩去世後,紅杉基金聘請更多分析師,也擴大投資組合。根據紅杉基金2010年致股東的報告,截至2010年底,該基金持有34檔股票,創成立以來最高。該報告並揭露紅杉基金也降低柏克夏的持股。
截至2011年9月30日為止,紅杉基金持有柏克夏11%,低於2009年底的20%和2004年底的35%。但降低柏克夏持股,不代表紅杉基金不效法巴菲特的投資模式。2011年巴菲特買進萬事達卡和IBM股票,紅杉基金早就持有這兩檔股票。
巴菲特的投資組合包括可口可樂和富國銀行,持有這兩檔股票的時間超過20年。紅杉基金持有零售商TJX和Fastenal的時間至少10年。
持有地毯商股價暴跌
紅杉基金的耐性並不總是得到回報。例如,紅杉基金長期持有地毯製造商Mohawk Industries,過去5年該公司因房地產市場疲軟,股價下跌1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