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2-22

【經濟日報2009-02-22】抓對「雪球」 你就是巴菲特


抓對「雪球」 你就是巴菲特

【經濟日報╱記者李娟萍/台北報導】 2009.02.22 03:12 am



作家蔡詩萍(右起)昨天主持「解讀巴菲特」活動,復華投信執行副總宋炎本、政大教授周行一、萬寶週刊社長朱成志與談,吸引相當多讀者前往聆聽。
記者陳正興/攝影
股神巴菲特靠著長期投資、發掘有價值的股票,抓對「雪球」,成為世界首富,台灣有可能出現另一個巴菲特嗎?政大財務管理系所教授周行一、復華投信執行副總宋炎本及萬寶周刊社長朱成志對此看法不一,引發一場另類的巴菲特論戰。

本報與天下文化昨(21)日合辦解讀巴菲特《雪球》成功學講座,主持人作家蔡詩萍在會中說,巴菲特投資術是自律的、長期的,甚至有點無趣的。他詢問三位與談人:要如何學習巴菲特投資術,台灣是否也能出現巴菲特第二?

朱成志認為,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巴菲特,因為巴菲特的成功,是建築在美國,而台灣國民平均所得才1.59萬美元。他說,台灣經濟長期失落,股市要如何蓬勃?且台灣屬淺碟型市場,不易長期投資。

朱成志表示,巴菲特最近鼓吹買美國「Buy America」,但美股道瓊指數20日已跌破前波低點7,300點,創六年來收盤新低。他觀察,巴菲特危機入市雖有道理,但他的投資組合中,目前只有一檔股票「比亞迪」,為他創造了上漲一倍的財富,由此來看,似乎是「買中國」更勝於「買美國」。

朱成志指出,投資方向如果抓的對,才可能創造自己的雪球,否則從山上滾下來的都是一顆顆的石頭,只會砸自己的頭。

周行一認為,很多人以為台股不適合長期投資,但根據他的統計,從民國56年至90年投資台股,拿到股息再投資的平均獲利是25%。他說,如將這段時間的複利效果放在指數,現在應該是1萬6,000多點,不是現在的4,000多點。

周行一建議,理財應和生活型態相結合,簡單投資、賺取合理報酬,靠時間複利累積財富,一般人也可以像巴菲特一樣聰明投資。他說,投資要分散風險,但不能不停地換股,不停地殺進殺出,或常常停損停利,應該要專注在自己的工作上,工作所得才是人生財富的主要來源。

宋炎本則認為,一般投資人雖然不能成為巴菲特第二,但只要擬訂理財計畫,就像擬好菜單一樣,點好菜;至於做菜的事,還是交給專業廚師(基金經理人)比較好。

宋炎本表示,巴菲特投資法的「自律」、「紀律」,是成就所有事的必要法則。台灣投資人喜歡追逐流行,因為大家都想賺愈多愈好,在人性貪念下,最後就會變成追高殺低。

他認為,一般投資人不能期待像巴菲特賺這麼多,而是「賺夠了」就好,擬訂對的理財目標,並適當停利停損。

宋炎本建議投資人將錢分成三筆,第一筆是保命錢,供家庭生活必要之用;第二筆投資錢,進行長期投資及資產配置,並根據理財目標分批停利;第三筆是投機錢,適合可承擔風險的投資。

宋炎本表示,巴菲特投資術第一步是研究內在價值,努力找好的公司。第二步降低風險,尋找股價低於淨值的公司。

他比喻台股目前是台灣牌的雪茄屁股,指數在4,500點的台股股價淨值比為1,再往下就是低於淨值,只要找到好公司,此時就是投資的好時點。

【2009/02/22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