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20

【財經日報2010-04-19】彭博社:巴菲特向高盛出租聲譽 價格太便宜

彭博社:巴菲特向高盛出租聲譽 價格太便宜


評論 0 評價 未評價 (0) 致信編輯 打印 RSS 共享 字體大小:


2010/04/19 @ 04:10 pm 香港時間首頁 >> >>


因高盛集團捲入「欺詐門」,「股神」巴菲特持有的高盛認股權證市值在一日之內大幅縮水10.2億美元。(資料圖片)

【國際財經時報 北京】1987年,巴菲特出資7億美元購買所羅門兄弟公司優先股。兩次投資的相似之處也足以引人矚目,它提出了一個問題:巴菲特投資高盛時是怎麼想的?巴菲特在向高盛出租聲譽,但價格太便宜。

在金融危機最嚴重時期,高盛集團向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出售50億美元認股權證,股息為10%,巴菲特可以每股115美元的行權價格買進總價值為50億美元的高盛普通股。

為獲得資金並得到巴菲特的支持,高盛給與伯克希爾超過15%的回報。對高盛來說,這些是其籌集資金以度過危機恐慌最積蓄的。

因巴菲特一次性同意幫助高盛,以避免其在資產流動性中失敗,人們起初似乎認為伯克希爾得到豐厚的回報。自那以後,巴菲特一直坐在內布拉斯加的奧馬哈,每年兌現5億美元的支票。優先股是一種及其昂貴的資本形式,高盛可以選擇贖回該股。與再融資成本相比,高盛每年將為這些優先股額外支付1億-2億美元紅利。高盛能支付這些錢,可為什麼不購回這些優先股?

與此同時,危機以來,高盛不是恢復失地,它已產生與藍籌銀行不相配的不間斷的屈辱的肥皂劇。持有優先股毫無意義——除非高盛認為擁有巴菲特的聲譽比擁有保險價值更大。

相對的利益

如優先股的投資交易等的確存在道德風險。各方的利益不僅是相對的,高盛遠比巴菲特知道更多內部問題和風險,對事件可以採取更多的過程控制。上周,美國證券和交易委員會控訴高盛,稱其涉嫌欺詐和營銷必將賠錢的抵押債券。(但高盛稱該指控「毫無根據」。)


上周,伯克希爾公司一董事歐爾森(Ron Olson)在伯克希爾年會前為高盛辯護。他指出,巴菲特對高盛投資,「不僅相信高盛的實力,還有高盛的誠信」。對巴菲特來說,可怕的時期在3天後到來。當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向高盛提起訴訟。

高盛去年7月1日就收到了美國證交會欲對其提出欺詐指控的通知。它並未向投資者披露此事。雖然高盛不必要披露,但許多公司的確會這樣做。你必然會想,巴菲特是否知道此事。

告知更多

當巴菲特將高盛首席執行官布蘭克費恩(Lloyd Blankfein)封為運行銀行的最佳人選之時,布蘭克費恩還有什麼沒有告訴巴菲特?當巴菲特與高盛達成協議時,他還未見過布蘭克費恩。有人認為,巴菲特的確是在投資於他所信任的銀行家特羅特(Byron Trott),他可能是布蘭克費恩的繼任者。但巴菲特投資于高盛,並開始他自己的私人資本基金6個月後,特羅特離開了高盛。

巴菲特曾經也做出了類似的交易。1987年,巴菲特出資7億美元購買所羅門兄弟公司優先股。兩次投資的相似之處也足以引人矚目,它提出了一個問題:巴菲特投資高盛時是怎麼想的?他再次進行一筆他曾聲稱鄙視的交易。他再次通過使他遭受道德危險的方式,租出他的聲譽。

掩飾

所羅門掩蓋了員工的不當行為,向巴菲特以及其董事隱瞞信息,在國債拍賣中欺騙政府而幾乎走向破產。

儘管如此,所羅門的經驗可能為解釋巴菲特的行為提供一些線索。因為它給巴菲特一個教訓:若不光彩的公司恢復,出租聲譽可能反過來提高他的聲譽。巴菲特告訴國會,他將與失去所羅門「一些聲譽」的人無情。所羅門活了下來,巴菲特也被視為英雄。

那時,似乎僅通過投資一個公司,他便能治愈這個公司的弊病。因此,巴菲特說,他之所以投資高盛,是因高盛的「誠信」,他可能真的在說,因他投資于高盛,高盛必須要有誠信。

巴菲特估計失誤

我認為這是巴菲特失算的地方。幾年前,他太多地成為一個公司的內部人士,而不能真正獨立,但很長一段時間,它似乎沒有問題。這個最新的變質令人尷尬。交易的商業性如此透明,它不能通過誠信的談話來掩飾。

巴菲特以便宜的價格租出他的聲譽。在巴菲特的聲譽仍有用時,高盛讓他進入該交易,並向他出售優先股。

當高盛的命運最終扭轉,它不會改變任何東西。毫無疑問,高盛將被重新視為華爾街的藍籌股。

伯克希爾將行使其認股權證,並將把財政收益裝入口袋,這是與高盛有關聯的價格。但這筆錢的數目遠遠不夠。高盛在這筆交易中騙倒巴菲特。

本文摘譯自彭博社4月19日文章,原文標題:Buffett Rented Good Name to Goldman Too Cheap: Alice Schroeder。本文作者為彭博社專欄作家愛麗絲.施洛德(Alice Schroeder),本文僅代表其個人觀點。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