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02

【證券時報2008-12-01】巴菲特還是股神嗎?

巴菲特還是股神嗎? 上一則 下一則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證券時報)
2008 / 12 / 01 星期一 11:48 寄給朋友 友善列印
股價在兩個月內從147000元跌到74100元,在股東的拋售狂潮中被腰斬;公司「AAA」級債券違約保護成本飆升至信用評級為「BBB」甚至垃圾級公司的水平;今年第三季度利潤大降77%,只因主營業務盈利降低和投資虧損。雖然這樣的消息在經濟危機的今天來看已經見怪不怪了,但如果告訴你這是巴菲特掌舵的伯克希爾公司近期表現的話,恐怕觀者還是要扶一下眼鏡。

即使已經被戴上了「股神」的頭銜,巴菲特的旗下公司的市場表現還是讓人們議論紛紛。除了搬出以前巴老錯過網絡股行情和過早拋售中石油的例子以外,評論家還對他大手筆收購高盛的做法提出了質疑:巴老承諾未來以115美元/股的價格收購高盛50億美元普通股的認股權證,而12月份還不到,高盛股票已經最低下觸到52美元了!

巴菲特真的廉頗老矣嗎?看看他的發家歷史,發現也許他正在重複35年前的故事。

1972年,越戰之後的美國再次經歷了經濟危機:物價和油價共漲,失業與衰退齊飛。正當美國人呼天搶地之時,一度失意的巴菲特卻盯上了報刊業這個金礦,他發現擁有一家名牌報刊,就好似擁有一座收費橋樑,任何過客都必須留下買路錢。1973年開始,他悄悄地在股市上蠶食《波士頓環球》和《華盛頓郵報》。而兩報的利潤也真的達到年均增長35%的奇跡,10年之後,巴菲特投入的1000萬美元升值為兩個億。可以想見,當年還未名聲大噪的小巴一定遭到了更多的非議。可是,如果所有的行為都和大眾一樣,他還能脫穎而出成為「股神」嗎?

其實,大多數介紹巴菲特的書籍裡都會提到他的投資原則:一是看得懂的商業模式,二是有利的長期經濟環境,三是能力強與可信賴的管理層,四是合算的報價。這四大「投資過濾器」是巴菲特在1977年的年度致函中就提出過,之後也一直身體力行實踐著的投資法則。而攻擊他的人大都只是抓住了其中的一點來放大論述。

「挺巴派」裡有一句話很耐人尋味:「今年伯克希爾公司盈利的下滑注定是無可挽回了,但是它持有的公司業務利潤極為豐厚,並且幾乎肯定會在未來保持不變!」投資者或許可以從中發現巴菲特的韜略:以更長遠的眼光,買更值錢的公司。再不動手,就要被更接近巴菲特的人買走啦!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