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28

【鉅亨網2009-04-25】但斌風雨如晦不改玫瑰夢

但斌風雨如晦不改玫瑰夢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中國證券報)
2009 / 04 / 25 星期六 09:01 上一則 下一則

深圳,被業界稱為私募基金第一樓的諾德中心,東方港灣資產管理公司坐落於此。上午九點,記者見到了一別三年的但斌,依舊是黑色正裝,一臉和善而略帶矜持的書生笑意。
  這位董事總經理的辦公室「風水」頗佳,整個CBD金融區盡收眼底,而在他工作椅伸手可及的地方,放著一堆關於巴菲特的大部頭書籍。

  我們試圖從各種表象上去探察,這幾年暴暑暴寒的股市在但斌身上劃下的痕跡。他因「死忠於老巴」至今效果不彰,這兩年境遇大喜大悲,成了中國私募界最具爭議人物。然而,我們既沒有看到坊間傳說的「愁白了頭」,也沒有發現這一年來在很多投資經理身上所常見的焦躁、落寞和疲憊。但斌在上午開市時間氣定神閒地接受採訪,甚至連行情都沒打開,中間接了幾個電話,內容似乎也與股票無關,依舊是一派典型的長期投資者的行事風格。

  時間——帶刺的玫瑰

  三年前,上一波大牛市剛剛起步。在深圳首屆私募基金座談會上,意氣風發的但斌在介紹完發掘茅台的經驗後,公佈了一個讓人耳目一新的發現——他說如果巴菲特在阿以戰爭、石油危機、伊拉克戰爭等重大負面事件中清倉持幣的話,股神最終的收益將大打折扣。其結論是:成長性和波動性是股票的根本屬性,如果找到一隻能持續成長的股票,卻想刻意迴避其波動性,結果注定是令人遺憾的。

  秉持這一長期持股邏輯,但斌在上輪史無前例的行情中大顯身手,奪得2007年度全國陽光私募業績排名季軍。

  而在此之前,闡述他相關理念的文集《時間的玫瑰》已使他在投資界聲名鵲起。「買王冠上的珍珠(最好的股票),讓時間去證明」,這似乎也為人們嚮往的簡單投資、快樂投資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方法。大牛市中但斌的思想很快征服了眾多投資者,他甚至被追捧為「複製巴菲特最成功的中國人」。

  記得當時一位上海的私募老總曾說:「我不喜歡也不看好但斌。每次交流時,他的感覺都太好了,好像他就是巴菲特一樣。」不管這能否作為旁證,在投資理念與超額收益率完全對接的時候,但斌或許也認為,他找到了能打開財富寶庫的那句神秘咒語,雖然他從不承認自己是「中國的巴菲特」。

  緊接著,在2008年3月召開的私募基金高峰論壇上,他語驚四座地喊出「閉著眼睛買平安」的口號,彼時,中國平安的股價在60元左右。而但斌沒有想到,等待他的是一次比巴菲特所經歷的那些黑色考驗更嚴重的世紀級金融危機。半年多後,平安最低跌到了19.9元。

  2008年,一路陡梯下山的K線圖把但斌從天堂拖進了地獄。這不僅僅表現在他堅決持有的那些「明珠」轉眼黯然失色,東方港灣管理的資產比高峰時縮水了一半;更要命的是業界批判「長期價值投資」的思潮來勢洶湧,但斌自然首當其衝,在一些網上投資論壇裡,他這個「中國巴菲特」被人戲謔地簡稱為「中巴」!

  去年六月,某財經雜誌的主筆曾含沙射影地在一篇題為《時間的霉味》文章中寫道:「股市裡的『大師』們,在時間的『霉味』中也開始現出原形…」11月底,另一位著名財經評論人士在其《高估值的後患》一文中若有所指地說:「2007年初秋,我對一位持有中國平安的投資者明確表示,有一天中國平安會在業績沒有大變的情況下,下跌50%乃至70%。由此引來對方的憤怒,(說)我此番話是對他的價值投資理念與判斷的侮辱,...最讓人擔心的是把『價值投資』與『買好公司』等同(的人),塞思·卡拉曼稱他們為價值騙子」。

  事情終於發展到有一天,也就是股市最讓人絕望的那段時間,不知從什麼消息渠道發端,許多專業投資者都聽到一則「新聞」——「知道嗎?但斌被人打了!」謠言迅速擴散,彷彿這是一劑止疼藥,多少緩解一下眾多「被套死扛型」投資者的心頭之痛。

  當時,這些事對但斌來說顯然是難於接受的,他曾不止一次在博客上撰文反駁、辯解,直到出現了「被打」謠言,他更覺得完全是惡意攻擊,一怒之下甚至關掉了論壇的評論功能。直到現在,雖然但斌可以釋然地對「被打」謠言一笑置之,但對於網上造謠者的「惡意動機」仍無法容忍,稱「這個市場有太多的謠言,茅台、招行等公司都深受其害。這些造謠者沒有得到相應懲罰,是一件非常讓人遺憾的事!」

  不過,那時的但斌所承受的壓力之大,內心的煎熬不難想像。他們的很多客戶不是一般的短期投資者,是因為相信他的理念,而把對未來一二十年生活的期望甚至下一代的安排全部托付給了東方港灣。當時但斌曾對一位媒體人士坦承,他的內心非常痛苦,夜不能寐。

  現在談起這些,但斌解釋他承受的痛苦來自兩方面:「一是沒想到股指跌幅會這麼大,淨值損失那麼多,如何向客戶交待、負責?肯定在操作上要深刻檢討;二是如果不堅持認定的長期價值投資理念,也跟著去做趨勢投資或高拋低吸,那麼自己的投資信仰仍至人生觀和價值觀都會徹底崩塌,這樣的心理壓力對我來說是更大的折磨!」

  2008年下半年,遭遇重創的但斌似乎一直在尋找心靈的安寧和慰藉。11月底,他多次談到佛教、佛理和他一直鍾愛的北島的詩,他甚至去了西湖邊傳說非常靈險的靈隱寺拜佛祈福。

  亂雲飛渡仍從容

  媒體形容但斌時,喜歡用「從容」和「淡定」,但未必知道兩個詞背後有著驚濤駭浪的豐富註腳。有人說,但斌的長期投資理念是虧出來的,在他之前的投資生涯中,曾有過三次「滑鐵盧」。

  1992年,大學畢業不久的但斌,跟很多年輕人一樣,南下深圳並結緣股市。據說他操作的50萬很快就變成了250萬。但第二年,他把資金全部押在了有重大利好傳聞的「深深房」上。結果不但賠掉了盈利,還搭進些本錢;隨後,他又轉戰期貨,把100多萬資金迅速做到了1000多萬,然而「327國債事件」再次讓他賠了個精光;從1995年到2000年,但斌捲土重入牛市當中,但幾度起落最終以虧損收場。他在「華工科技」上下了重注,投進的4000多萬虧損很大。

  經過多次賺錢和輸錢的迭宕之後,但斌開始思索如何找到一種取得長期穩定收益的投資方法,從此開始認真研究巴菲特,尋求價值投資與中國股市的對接,於是有了志同道合的東方港灣,有了《時間的玫瑰》,也開啟了他的股市新徵程。

  2008年熊市之中,但斌所管理的信託產品淨值損失慘重,他現在如何看待這第四次投資失利呢?

  但斌承認,2008年是大大超出預期的一年,確實是沒有足夠的風險防範準備。「但是,我們大的投資邏輯沒有任何變化,即選擇那些像珍珠般偉大的企業,緊緊的拿住它等待時間玫瑰的持續盛開。我也實在找不到要改變這一理念的理由。這次只能說是在我們把握的長期趨勢中出現一次較大的波動,但並不改變方向,我們只有不斷地經受住這樣那樣的黑色考驗,才可能堅持跑到終點。」

  他同時認為,既使是好的資產也要經歷各個週期的變化,這是自然規律。如果要說汲取教訓的話,就是要洞悉尋找到什麼樣的品種才能夠穿越這種動盪,收穫預想的結果。檢討08年持倉結構時,他特別提到不應該減持雲南白藥等弱週期性的股票,而購進金融、地產類公司,錯誤犯在對其週期性轉變的認識不足。他一再強調選股正確可以超越大的系統風險,「看看香港市場的騰訊,經歷了這麼殘酷的全球金融危機,它的股價還是處於歷史最高位附近,說明最重要的是你選擇的企業有沒有足夠的生命力。」

  然而,業界也有很多人對他的理念並不認同。他們提出的異議主要是,中國市場和企業都很不成熟,並不具備做長線投資的條件;但斌要買的是企業的未來,收益來自成長性而非資產價值低估,這是標準意義的價值投資嗎?王冠上的珍珠當然耀眼,但目前價格肯定不便宜,你怎麼能肯定他以後就會一路更貴呢?

  但斌認為市場對他的一大誤解是他買了股票就不會賣,「如果企業成長放緩或者我們認為它過了最好的週期,我們就會賣掉它。但同樣是好企業,不同行業的週期就有很大不同,對有些行業長期投資能夠讓你穩穩地走完這一段,有的則要經過很大的折磨才能過關。新興市場只是波動更大一些而已,因而更需要定力」。而講到要堅持認準的東西,他有一次甚至說:「兔子東蹦西跳跑得快,三年就死了;烏龜雖然慢,能活上千年,最終爬到終點。」另外,他也辯解自己並非不強調選時,「我們發現茅台時才40多元,這不正是價值投資嗎?」

  看得出,但斌的理念在東方港灣內部得到深刻認同,這很大程度上來自於管理層對價值投資的共同理解和信任,他的拍檔、公司董事長鍾兆民幾年前就專程到巴菲特家鄉奧馬哈城參加過波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股東大會,這是「玫瑰」得以生長的土壤。

  但客戶還能像幾年前那樣無條件地信賴他們嗎?畢竟普羅大眾投資是為了賺錢,而不是為了檢驗投資理念。但斌說他們的客戶基本穩定,這源於大家對他們理念的認同,但他同時也說:「這個世界上人那麼多,你只能選擇跟你想法一致的人合作,不可能說服所有的人跟你在一起。費雪一生就只有10個客戶,如果這樣的客戶能伴你走完這一生,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讓理想照進現實

  在私募基金乃至證券投資界,但斌是一個很特別的人物,這種特別很大程度並非來自於他的投資業績,而在於他始終在執著地追求一種投資的終極之「道」。他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我承認能在股市賺到錢的投資方法很多,但是如果投資僅僅是為了賺錢,那又有什麼意義?」言外之意,只有用長期的投資實踐,去證明價值投資規律的有效,贏得盛開的「時間玫瑰」,這樣的投資人生才有價值。他崇拜「老巴」,就是因為「股神」做到了言行一致,怎樣想就怎樣做,用一生的歲月身體力行他所堅信的東西,在最危機的時刻做了他認為最應該做的最正確的事情。據說他還對客戶說過,「買我們的基金,要做好短期賠百分之幾十的準備。」這樣的理念,確實不是在當下奉行「白貓黑貓」理論的投資界能普及的,也注定只有具備「道性」和「韌性」的投資者願意長期追隨。

  但斌的另一個特點,在於他的歷史感、大局觀和辯證思維。成長於河南七朝古都開封的他,或許在心靈深處早已刻進了密密的歷史年輪,使他習慣於在一個較別人更寬闊的時空裡展開天馬行空的思維。他廣泛涉獵文史哲領域,尤其對佛學禪宗裡的謁語、典故心有靈犀,將其運用到投資感悟、心得博客時,往往信手拈來,思維跳躍,充滿悟性和靈性,倒更像一個學文科出身的倜儻才子。

  而從本質上說,但斌又是一個理想主義者、樂觀主義者,他相信真理昭昭,大道坦坦,歷史一定會在坎坷中螺旋式上升。因而在他的筆下,我們常常看到這樣的表述:

  「一年並不能說明問題,誰知道數年之後,歷史的天秤會傾向哪裡。也許時間才是衡量一切的東西。」

  「總會有幾家企業能夠穿越經濟、人文、社會變遷和人類歷史的長河吧。如果沒有,巴菲特怎麼能夠從道德的高度影響人的思想?」

  「從歷史規律看,全球性的金融危機要八九十年的週期,我們這一生可能就這一次,要抓緊學習,未來可能很難見到全球性的危機了。」

  「十年、十五年,三十年後會怎麼樣?很難想像;但如果我們想想十年、十五年、三十年之前是什麼樣,就沒有理由對未來太悲觀。如果真的買到了好東西,稍微放遠一點,就可能會有非常不一樣的回報!」

  「這一刻中華民族面臨著三千年未有之變局,這個變局是往上的格局,總的來說人類社會追求美好生活是一個大概率的事件,未來30年中國很有可能堅持用逐步改良的方式走得更遠。」

  ……

  或許這就是但斌,他有著「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境界;有著「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的達觀;有著萬里求法、普濟天下的情懷;或許還像金庸大俠一樣也相信天下至繁之事可歸於至簡,投資乃至人生最大的敵人只在自己的內心。然而這一切,就是保證投資成功所必備的條件了嗎?

  有句古諺說:看得高遠,就不容易迷失方向;但另一句古諺又云:只顧抬頭望路,當心腳下摔跟頭。天下的事往往就是這麼有趣而弔詭,不是麼?深圳一位和但斌熟識的基金經理坦率地說,但斌是個真誠質樸大氣的人,但他心中的「願」可能太宏大了,以至於大家都有些為他擔心。這似乎也正是我們的擔心所在。

  採訪快結束時,我們不能免俗地問他對當前股市的看法。但斌說,先說房地產,他認為中國房地產至少還有一二十年的發展空間,回頭看現在應該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介入機會,至少最壞的情況已經過去了;「同樣,關於股市我們也有一個基本判斷,現在是大的經濟週期低谷期的向上轉折,經濟學家分幾派,L型、V型、U型、W型,不管是什麼型,如果你認為現在是一個低谷期,如果經濟低谷會慢慢往上走的話,這應該是個好的進入的時期,然後忍受住其間的波動,到下一個經濟高潮來臨時再賣出。」他引用狄更斯《雙城記》中的開卷語說: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

  離開時,記者看到東方港灣會議室的長櫃上,醒目地擺放著巴菲特和費雪兩位投資大師的肖像,目光深邃悠遠。在遙遠的地方,或許真有一些時間的玫瑰含苞欲放。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