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雪球》:不可複制的巴菲特
2009-01-22 09:34:04
轉寄給朋友
列印
□ 楊 吉
沃倫‧巴菲特有兩句話引用率很高,一句是“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另一句是“只有在退潮的時候,你才知道誰在裸泳”。人們之所以常提,並樂此不疲,大抵是認定這兩句話能概括巴菲特價值投資的思想要義。是這樣的嗎?
第一次正面剖析巴菲特
艾麗斯‧施羅德把她用了5年時間,和巴菲特面談2000個小時,採訪巴菲特身邊近250位朋友、家人和同事,翻閱了巴菲特從未披露的無數私人信件和檔案後的成果寫成《滾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財富人生》一書,請注意,她用的不是“貪婪和恐懼”,也不是“退潮和裸泳”,而是“滾雪球”一說,典故出自巴菲特的一句名言:“人生就像滾雪球,最重要的是發現濕雪和長長的山坡。”在施羅德看來,作為隱喻的“滾雪球”或許能最佳地還原和描述巴菲特。“人們把他分割成細小的角色切片:投資人、公司經理等等。我也曾認為這個人是用一種統一的方式看待一切事情,可以說是一整套的理念。”施羅德其實想挖掘的是究竟是這個男人生活中的什麼事件造就了他現在這一套思維體系?毫無疑問,隨著資料的閱讀、對話的深入,巴菲特的故事越來越吸引施羅德。當她把對巴菲特的投資生涯、處世哲學和複雜人格的所有理解寫出來,這便是《滾雪球》的全部。
在《滾雪球》之前,巴菲特從未讓人寫過他的生平,雖然媒體經常追蹤這位全球首富、“奧馬哈的奇跡”,但是他對自己的人生經歷始終三緘其口,所以從名人的標准來看,巴菲特的真實生活其實相當“私人”──這也就意味著,原本市面上很多談論巴菲特的書都是捕風捉影、主觀臆斷的產物。現在,巴菲特終于決定把自己的故事公諸于世,授權施羅德來完成這個可能“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偉大任務。因此,《滾雪球》較之以往巴菲特傳記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經得了巴菲特本人的確認,除非巴菲特意猶未盡、親自上陣,否則《滾雪球》就是當之無愧的巴菲特第一本官方傳記。
當然,對施羅德來說,這也是她的第一本書。早在潘恩韋伯任保險業分析師時(後擔任摩根士丹利董事總經理),施羅德就因撰寫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研究報告而與巴菲特相識,巴菲特十分欣賞她的商業洞察力和把握主題的能力,說她寫的金融文章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正是因為這樣的賞識和信任,巴菲特才放心讓施羅德來為自己立傳。“她對我的離奇個人故事有著深刻見解就如她對于當今金融危機課題的精准預期有著深刻見解一樣。”巴菲特對施羅德的贊賞不無道理,在隨處可見的描寫巴菲特傳奇的書中,作者們都言之鑿鑿、煞有介事地告訴人們巴菲特的“成功之道”、“投資訣竅”,可惜到現在巴菲特只有一個,事實上,如果僅靠幾本書就能讓人成為一個戰無不勝、無往不利的投資者,那麼巴菲特也就不再神奇,因為人人都可以是巴菲特。巴菲特是一道無解題、是一個不可複制的成功,《滾雪球》的可貴之處就是施羅德沒有在書中自以為是地附會出一個答案、幾個理念、若幹個原則,她誠實且客觀地記錄著巴菲特的生活和生活中的巴菲特。
誰影響了巴菲特的一生?
《滾雪球》從巴菲特在太陽城做的一次演講開始,然後像大多數傳記一樣循規蹈矩地從巴菲特的童年講起,講述他小時侯便展現出了不同尋常,特別是對于投資的敏銳嗅覺和無限熱情。在巴菲特上幼兒園的時候,他的愛好和興趣都圍繞著數字打轉。6歲那年巴菲特第一次掙錢,他向鄰居銷售口香糖,掙得5美分。他那時就表現出對顧客毫不讓步的態度,一包5片一起賣,鄰居麥考布里夫人說她只想花一美分要一片,巴菲特拒絕了。上小學後,巴菲特非常熱衷于集郵和收藏錢幣。他會計算字母在報紙和《聖經》里出現的頻率。讀五年級的時候,巴菲特最喜歡的一本書是1939年《世界年鑒》,他能記得每個城市的人口數。10歲那年,巴菲特去紐約,巴菲特告訴父親,他想去三個地方:斯科特郵票錢幣公司、萊昂納爾火車模型公司和紐約股票交易所。11歲的巴菲特第一次買股票,他和妹妹合伙,花了114.75美元,38.25美元買進,40美元賣出,他們賺了5美元。14歲的巴菲特填報了他的第一筆所得稅──7美元。這是他做報童的收入,為了把稅金降低,他把腕表和自行車作為業務支出加以扣除。這一年,他已經有了1000美元的存款。15歲時,巴菲特花1200美元買了一個40英畝的農場……種種跡象表明,巴菲特生來就不是普通人,說他天賦異稟一點不為過。同樣一個童年,當大多數人都還在玩泥巴、玩警察抓小偷的時候,巴菲特就在做生意、看財報、讀商業報刊了。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天賦讓巴菲特在起跑線上就贏了別人。
除了天分之外,機遇同樣重要。對巴菲特而言,他的機遇是遇到了幾個很關鍵的人生導師,他們對巴菲特的成長起到了很重要的影響。一位是在哥倫比亞大學教過巴菲特的本傑明‧格雷厄姆。從格雷厄姆那里他學到了“市場先生”是你的僕人,而非主人;市場每天提供購買和出售股票的機會,但價格往往都沒有意義。不過偶爾它也提供低買高賣的機會。第二位是他的第一任妻子蘇珊,她教會巴菲特如何跟人打交道,如何為人處世。第三位是《華盛頓郵報》的女總裁凱瑟琳‧格雷厄姆,她教會巴菲特社交生活不只有櫻桃可口可樂與巧克力碎片冰淇淋。當然,更多的筆墨還是用來講述巴菲特的投資哲學,巴菲特曾經分析過自己投資理論的“化學成分”:“我是15%的費舍爾加85%的格雷厄姆。”巴菲特對自己作為投資者的能力非常自信,以至于他認為,今天他手中的1美元到明天就能變成5美元。他滿腦子都是交易的思維,書中提到,巴菲特覺得他的兒子應該控制在182.5磅,一旦超過這個體重,兒子就得把農場總收入的 26%支付給巴菲特;如果沒有超過的話,他只需要支付22%。在這筆交易上,巴菲特怎麼算都是贏,要麼拿到更多的錢財,要麼擁有一個更苗條的兒子。這就是巴菲特,他比誰都更善于在商業上發現價值,對此,《滾雪球》花了幾百頁的篇幅來告訴人們巴菲特是怎樣取得財富,如何成就財富人生的。
不可複制的巴菲特
施羅德說:“評估一筆投資的內在價值,控制其風險,通過運用安全邊際,集中注意力處于能力範圍的界線之內,使這筆投資能夠利滾利。這些簡單的道理人人都懂,做起來卻很難。”她還說:“巴菲特說他的成功是基于一些簡單的投資理念和每天滿懷熱情地工作,不過,如果事情只是如此的話,為什麼沒有人能夠複制呢?”這就是問題了。事實是,當我們每多多讀一本有關巴菲特的書,我們自信成為下一個巴菲特的夢想就逼近幻滅,而不是相反。為什麼終究沒有人能夠複制巴菲特?也許這樣的問題可以形成一個悖論,因為他也從不複制別人。
在書中,巴菲特是一個時常籠罩在憂傷之下、不時一片混亂的人。他的內心不乏自卑和膽怯,而金錢是他惟一能找到的換取自信的方式。但是他很專注。施羅德評價道:“他排除了關注商業之外的東西的可能─藝術、文學、科學、旅行、建築,所以他能夠專注于他熱望去占有的東西。”有個段子,說巴菲特的一位女性朋友有一次碰巧在凱瑟琳‧格雷厄姆家的客房停留。這位朋友震驚地打電話對巴菲特說,衛生間里有一幅畢加索的真跡,他回答說,他在那套客房里住過很多年,但從沒有注意到那幅畫。他注意到的是衛生間里有免費的洗發水。這就是巴菲特。巴菲特的財商與生俱來、難以逾越,繼羅傑‧洛溫斯坦的《巴菲特傳:一個美國資本家的成長》之後,《滾雪球》的出版再次証明:巴菲特是學不來的,他的成功不可複制!
公司的“溫情主義”
人有目的,公司亦如是。公司存在的理由就是為了利益的最大化(且無論是誰),這似乎無可厚非、合乎情理。然而,當我們想當然地把它作為常識對待,並把它落實為“股東利潤高于一切”或“員工利益高于一切”或“用心服務,顧客至上”(顧客收益)等企業信念時,其實我們已經錯了。
理查德‧埃爾斯沃斯曾在《公司為誰而生存》中指出“公司為利潤而生”的種種謬誤,彼得‧德魯克認為“商業無法以利潤來闡述或解釋。……利潤並不是商業活動的目的,而時常是一種有所局限的因素。利潤並不是商業行為和商業決策的解釋、成因或基本原理,但利潤可對它們的成效進行驗証。”
不再是利益高于一切,那麼,企業的目的又該是什麼?對此,拉金德拉‧S‧西索迪亞等所著的《友愛的公司:卓越的公司如何靠熱情和目標賺錢》或許可以給我們啟發。他們提出“利益相關者關系管理”的全新商業模式,以此試圖取代過去“股東利益高于一切”的傳統思維。在作者看來,世界經濟發展至今已進入到新資本主義階段(在書中,作者稱為“卓越時代”),並開宗明義道,公司治理、企業目的勢必將開啟新的範式。在他們看來,股東和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利益並不對立、衝突,而是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經濟生態系統”,即在企業整個營運過程中,股東和其他利益相關者是一種互相依賴的關系,都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任何一個利益群體都不能以犧牲其他利益群體的利益為代價來滿足自己的需求。作者強調,企業在提升自身業績的同時,要為社會乃至整個世界的美好未來做出貢獻。唯有如此,才能保持經濟生態環境的健康,才能確保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和股東的長遠利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