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07

【聯合報2010-12-07】富爸爸放手 小巴菲特「樂」做自己

富爸爸放手 小巴菲特「樂」做自己

【聯合報╱本報記者彭慧明】 2010.12.07 02:15 am


有個富爸爸是什麼滋味?住豪宅、開名車,有大把財產可以任意揮霍?知名美國製作人、艾美獎得主彼得.巴菲特以親身經歷告訴大家,即使老爸是身價超過400億美元、叱吒全球金融市場的「股神」,他仍選擇做勇敢追求夢想的「自己」!

若跟著父親走入華爾街,彼得可以少奮鬥30年。但老巴菲特讓彼得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讓他有機會去發揮自己的天賦,於是彼得選擇了截然不同的音樂之路。他從小錄音室開始打拚、從無償工作接案,能譜出動人的樂曲全憑實力。最近彼得巴菲特推出新書《這輩子,我只做我自己》(台灣由皇冠文化出版發行),並接受本報的訪問。

雖然父親是全球知名「股神」,但彼得巴菲特說,「大概在我接近30歲時才有感覺」。那時他已有自己的事業,所以沒有造成太多生活上的衝突。他強調,是父母的人格特質對他的影響深遠,而不是因為他們的財富。

彼得巴菲特很習慣被多數人以「巴菲特的兒子」看待,他說,那是人們對「我是誰」感到好奇的一種方法,通常不太在意,如果因為如此,人們會進一步瞭解他、看看他的生活,他覺得很好,但假如人們只對這部分有興趣,就不太好了。

彼得坦言他的新書勢必還是會先從父親的名氣作為宣傳,因為這也是引起大家好奇的地方,而他覺得無妨,他期待分享自己成長時學到的價值觀,還有他認為在這世上舉足輕重的事情。他說,他的人生經驗當然可說是獨一無二,他很幸運,但也一直努力,以所獲得的資源來做到最好的程度。

彼得現在以專業音樂人為職業,不過他承認,對於以心中所愛當成謀生方法,或始終想做自己的人來說,不一定總是那麼容易辦到。他期待出書分享自己的想法,讓必須在生活中面臨抉擇的人留下印象。

外界對彼得看待金錢的價值觀覺得好奇,彼得則認為,「金錢跟工具一樣有價值,可以幫你獲得某些讓生活更輕鬆或更有趣的東西」。但金錢無法代替生活中的簡單樂趣。他對累積財富沒興趣,對彰顯自己值得或身處不同階級的物品,也興趣缺缺。「個人的自我價值,必須源於內在。」

【2010/12/07 聯合報】@ http://udn.com/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