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收購亨氏消息疑遭泄露 SEC或介入調查
北京新浪網 (2013-02-16 08:55) 分享
中國網2月17日訊據福布斯中文網報導,億萬富豪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周五意外宣布,該公司已同意以232億美元收購食品巨頭亨氏公司(H.J. Heinz Co.),亨氏股東將從中獲得每股72.50美元,這相對於該股周三的收盤價有近20%的溢價。雖然亨氏股東無疑認為自己運氣不錯,但根據期權市場的交易活動來判斷,有關此項交易的消息在周三下午似乎就已提前遭到泄露了。事實上,期權交易的歷史數據顯示,周三該股行權價為65美元的6月份看漲期權幾乎沒有成交,周二衹有14手期權成交,而周一更是一手成交都沒有。這種狀況趨勢一直持續到周三,更確切地說,一直持續到周三下午1點31分32秒。在周三下午1點30分至2點30分的一小時內,就有超過2,500手該期權被買入,支付的權利金總計近92,000美元。在不到18個小時之後,這批期權合約在有關收購交易的消息傳出之後就增值了近200萬美元。
可疑的時間選擇
期權賦予了其持有人在某個具體日期或這個日期之前的時間段內以某特定價格買入或賣出某衹股票的權利(而不是義務)。期權是對具有高回報潛力的資產價格走向進行押注的一種較為便宜的方式,特別受到經驗豐富的投資者青睞。所以對於那些試圖借助自己能夠獲取非公開信息來謀利的人而言,期權通常是他們優先選擇的工具。在這個實例中,在巴菲特收購亨氏的消息公布後,這批亨氏股票看漲期權的價格頓時漲了近20倍。
然而,對於監管機構而言,如果一家公司的股票交易出現了可疑交易足以作為可疑交易存在的證明一樣,在一項重要事件發生之前期權成交量出現劇烈波動也可作為一個警報信號。在這種情況下,正如財經網站Zero Hedge發布的上述圖表及本文作者獲取的期權歷史交易數據所顯示的那樣,從未平倉合約數看,自2012年12月以來,亨氏股票行權價為65美元的6月份看漲期權合約的累計換手量還不到300手,而且就在不久之前的1月中旬,該合約還曾在多個交易日內出現零成交。在收購消息公布前一個交易日的短短一小時之內就有2,593手期權被買入,這肯定會引起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懷疑。
從表面上看,這些期權交易活動的變化肯定會顯得可疑,而且SEC很可能會至少調查期權買盤背後的詳細情況。事實上,對內幕交易提出檢控已成為SEC的首要任務,對於SEC而言,剛剛結束的2012年已成為標誌性的一年──SEC去年與內幕交易相關的執法行動次數達到有史以來的最高水平。
這不僅表明SEC的調查手腕更加精明老練,而且也表明SEC開始動用諸如竊聽等調查取證手段,而過去這些手段主要是用在與毒品及詐騙有關的違法行為上。在起訴帆船集團(Galleon Group)創始人拉賈拉特南(Raj Rajaratnam)的過程中,竊聽手段發揮了最為重要的作用。拉賈拉特南最終被裁定罪名成立,被判入獄服刑11年。
但是,別指望SEC會在財經媒體上大張旗鼓地公開此事。儘管SEC在過去可能會先直接約談可疑的交易者,但它現在更偏向于幕後調查,首先通過各種渠道收集相關的交易數據,然後調查那些媒體頭條新聞中所涉及到的人物之間可能存在的關聯。
伯克希爾公司又一次跟內幕交易沾邊
如果這起事件確實令監管機構感到不滿的話,那么這將是近兩年來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公司第二次牽涉到內幕交易問題。2011年3月,巴菲特的得力助手戴維﹒索科爾(David SokOL)突然辭職,因為外界指責他在建議巴菲特收購化學品製造商路博潤公司時,在其個人持有路博潤股票的問題上誤導了公司。之後伯克希爾公司經內部審查後,指責索科爾違反了公司的行為准則,但沒有斷定索科爾違法聯邦反內幕交易法律。SEC對此事進行了調查,但拒絕對索科爾提出起訴。
美國東部時間周四下午4:53更新:彭博社報導,SEC已對這不尋常的交易活動展開初步調查。據說審查目前處於初期階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