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比爾•蓋茨怎樣花錢
陸先榮
在美國,掀起了一場全民學習蓋茨的運動。學習他爭當世界首富嗎?不。是學習他身上的“三個亮點”。 第一個亮點是對自己吝嗇。他平均每分鐘掙6659美元,可他穿的,沒有一件名牌。他的午餐,經常是不到兩美元的漢堡包。他有次外出赴會,助理給他訂了一套豪華房間,他氣得罵道:“是哪個混賬東西干的好事?”他出席會議,拒坐高級轎車;他到歐洲召開展示會,請主辦方將頭等艙機票換成經濟艙。 第二個亮點是對社會慈善。他多次到貧民窟探訪,關心弱勢群體冷暖,為了解決他們的醫療、教育等問題,捐出279.76億美元,創建了世界上最大的慈善基金會,并立下遺囑:把全部財產的98%留給慈善基金會。 第三個亮點是對親人“無情”。他送給老父80大壽的禮物,不是什么貴重物品,而是以父親名義設立的獎學金,授予致力于公共服務事業的法律專業學生。他小兒子總是抱怨父親不給自己買想要的玩具車。他公開表示:“我不會將所有財產留給自己的繼承人。” 這“三個亮點”,用我們這兒的話說,就是口袋富,腦袋也富。但從我們媒體所報道的不少富翁、特別是暴發戶身上,“亮點”難見,“暗點”倒不少。對自己奢侈,穿必名牌、食必豪宴、住必五星級、行必豪華車或者頭等艙;對社會吝嗇,捐贈公益事業,總是普通群眾“扛大頭”,富翁們只“意思”一下。對親人有情,辦紅白喜事,少則幾十桌、多則上百桌;迎送親朋車隊,成了街頭豪車展覽。對子女百般嬌縱,小小年紀便名牌服裝、高檔手機、筆記本電腦、豪華轎車……全副武裝,造就了不少好逸惡勞、驕橫跋扈的闊少爺、嬌小姐。 一“亮”一“暗”,根源何在?就在各自的財富觀不同。美國鋼鐵大王卡內基就曾明確指出:“財富主要不是個人的產品,而是社會的綜合果實。”他把財富以最有效率、最有競爭性的方式還給社會。美國福特汽車公司董事長小威廉.克萊.福特說:“一個偉大的企業,不僅要提供優秀的產品和服務,還要努力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他注重賺錢,也熱心公益。巴菲特一套西服穿了十幾年,而一次為社會卻捐出370億美元。他說把財富傳給子女是“不道德”的。他們都認為錢雖然是個人掙的,但資源是社會共有的,只能造福社會,決不能個人浪費。總之,他們“亮”就“亮”在財富理念是先進的、現代的、是社會所歡迎的;我們某些富翁“暗”就“暗”在財富理念是陳舊的、封建的。一發財,首先想到的就是榮歸故里、光宗耀祖、封妻蔭子那一套,處處顯闊斗富、炫耀擺譜、以奢為榮、揮金如土……把封建主義的財富觀、價值觀、幸福觀暴露得淋漓盡致!中國天津專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